思路客小说网 > 宋道无疆 > 【第009章】 打尖儿

【第009章】 打尖儿

作者:隔壁老黄哥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思路客小说网 www.siluke.in,最快更新宋道无疆 !

    一夜辗转无眠,差不多鸡叫两遍的时候,倒是黄母来把黄昊叫了起来,因为早上他得和杨轩一道送杨三娘返回华容县吴家。

    毕竟年轻,黄昊倒也没顶着个熊猫眼起来,出门的时候黄母还把昨日那几百文钱加上一锭差不多能有五两上下的银锭子塞进了搭膊让黄昊交给杨轩带着,交代送杨三娘进城以后,他俩顺路在华容县里买点东西。

    这杨家离黄家也就是一个屋山头的距离,三人汇合之后,黄昊打着灯笼走在前面,杨轩背着背篓将搭膊装在背篓里走在后面,杨三娘走在中间。

    三人走上杨家村北面的山脊时,也才瞧见天边刚刚泛起了鱼肚白,不过杨家村里却是家家户户都点起了灯火,鸡犬之声不绝于耳。

    一路无话,黄昊一边走着,一边脑中也在想着昨夜没想透的第三个问题,那就是:我该干点什么?

    说实话,填坑这种事情,动动手指敲敲键盘倒是容易,实际操作起来又太不容易。如今的黄昊虽然也算得了个健康的,并且自带天花免疫的好身体,可他的穿越福利也就仅此而已,转过头来一瞧,家庭成分是佃户、便宜老爸是隐藏身份的水寇、便宜老妈身上好像也没什么隐藏属性,至于未来媳妇儿的娘家也没瞧出啥了不得地优势,这特么也就比开局只有一双手、一条狗强了一点点而已啊!

    而且,最为让人不爽的问题是,即便是这个平行宇宙的缔造者,可眼下无论怎么看起来,黄昊都不能跑去跟他创造的主角搞点什么互动,找点什么助力。

    难不成,你还指望着黄昊跑去找那如今应该还是大宋一字并肩王的黄杰黄天霸说:那啥!你其实不存在,只是我在电脑上敲键盘写出的小说中创造出的虚构角色!

    你的喜怒哀愁、你的梦想荣耀……一切皆是虚幻!

    这也太扯了点!

    那么,既然此路不通,剩下的选择也就自然只有另辟蹊径了。只是一时间黄昊还没想明白,在这华容县中,以黄大麻子的身份,又该怎么开局才好!

    走着走着,天色越走越亮,待走到了华容县前的乡道上时,便也能瞧见大路上三三两两见着了早行人,挑担的、推车的,满载了各种新鲜的瓜果蔬菜,正在慢慢往县城汇集着。

    行到半路上时,因为要避让一架速度稍微有些快的鸡公车,黄昊下意识的侧身挡在了杨三娘的身子前面,拉着她的手走了一段,待他想要放开时,却发觉杨三娘反是下意识的紧紧攥着撒不开手了。

    正是少年人,又走了远路活动了气血,两人都感觉到彼此牵着的手热得发烫,一股异样的感觉渐渐在黄昊的心中升了起来。

    仔细想想,曾经的三十多年人生里,牵手这种事情倒也没少,却从未又过如此真实的感觉。

    不管怎么说,这杨三娘总是老天安排下来的,肯定要好好的收下了才是!

    莫约辰时初的时候,三人便也来到华容县下,刚好赶上城门开启,便随着人流进了城区。

    在送杨三娘去吴家之前,三人还是在昨日的食肆点了三碗汤饼外加五个肉锅盔做早餐,吃好喝足后这才依依不舍的把杨三娘送进了吴家。

    这黄杨两家约好的婚期是在八月节之前的八月十二,是个正合两人八字风水的好日子,所以杨三娘差不多要在吴家做到七月底才行,虽然她这般外雇的婢女一个月的月例钱也才五六百文,都不到一贯钱,但她毕竟服侍的是吴家的老夫人,时常老夫人高兴的时候也会有些赏赐下来,此外她去做事也是抱着进大户人家学学规矩的心思,所以这份工自然也不是说辞就辞的。

    别了杨三娘,黄昊便也跟着大舅哥在华容县里闲逛起来,昨天来的匆忙,加上当时脑子也是浑浑噩噩的,所以黄昊对这县城里的情况还真没什么具体的了解,正好借着今日机会考察一二。

    莫约正午前后,杨轩便也领着黄昊把搭膊里的五两多银子都花了出去,买了整整一背篓的各种东西,杂七杂八好大一堆。

    瞧着日头火辣,天色也不早了,二人便合计着返家,不过在走过县城中心的通衢大街时,正好叫黄昊瞧着一家开在街角的酒楼里热闹非凡,便扯了扯杨轩指着那酒楼道:“轩哥儿,俺饿了!”

    经过昨日今辰,黄昊对黄大的行事性格模仿自然越发的纯熟,基本只要他不乱说话,又或者乱问什么当朝皇帝的年号之类,应该是没人能瞧出什么破绽来。

    杨轩估计也是饿了,伸手一套搭膊捋了捋剩下的铜钱,发现余下百十来文,倒也够二人进正店吃一顿好的,便也领着黄昊进了这酒楼。

    但见得这酒楼上下三层结构,最底层占地颇大,既有飞檐花廊,居中还有一个明堂,在明堂坐北方向,更是摆着一个书案,有看似说书之人正在拿着一叠纸张低声吟哦诵念。

    至于二楼三楼,应该都是雅间、酒格子之类的包间,自然不是二人的去处,所以他二人进门之后,便有店小二瞧他俩装束直接给引到了明堂边上一处敞亮的宽座,都不问他们要点什么菜色,直接笑道:“两位小哥定是要打尖儿(吃便饭),多的俺也不说,俺店里最实惠的菜色有两道,一道是黄州罐肉烩毛笋三十文,一道荠菜炖杂鱼也是三十文,二位要是两道都上,本店还送凉拌变蛋一盘,蛋花儿一碗,米饭管够。”

    算着六文钱就能吃老大一碗的面片儿汤,这三十文一道的菜自然是有些小贵了,不过想着今日大舅子和未来姑爷难得吃一回酒楼,杨轩便咬咬牙听那店小二的劝,就点了这两道菜,不一会菜上来一瞧,两道菜都是足足一尺直径、三寸来高的大海碗装着,分量还真是十足,所谓的凉拌变蛋也即是凉拌的皮蛋,放的是姜芥和香醋、麻油,味道也还真是不错,甚至大海碗装的蛋花汤也是管够,不够还可以再添。

    也就在二人觉得这六十文钱的席面倒也值得,正要闷头吃喝的时候,却听得明堂上突然“啪”的一声惊堂木响,便有一阵梆子快板响了起来。

    见黄昊和杨轩被那声惊堂木吓了一愣,正在布碗筷的店小二笑道:“二位小哥,这是我家先生要读朝报了!”

    朝报也即邸报,黄昊能写有关北宋的历史小说,自然是专精宋史,倒也知道这个时期大宋的说书人主业是说书,副业是读报,待得小二布好碗筷退下之后,便也撩起斗笠上的半块纱巾,一边吃饭,一边竖起耳朵留心倾听起来。

    “诸位!今日陈某所读,乃是朝廷发于六月初一的官报!”台上的说书人待得梆子停下,便朗声道:“报上大事有三,小事有七,列位且听某家细细道来!”

    “先来说一件大事,乃是朝廷下诏,着令下江的泰州、苏州、湖州三地,将从明春开始,在江南试行《青役法》!此处要点乃是‘试行’二字,大意该是试得好便行,试得不好便不行。先前某家大致说过,如今朝中王黼王相公所行的《青役法》,与前朝熙宁四年时的王安石相公所行的《募役法》有大大的不同,乃是青壮皆要义务为国朝服军役,既不要‘免役钱’,也不要‘助役钱’,只要年满十六至四十五的男丁,每年农闲时抽出两月入义勇营操练,朝廷发给钱粮补助……”

    听得台上说书人解说不听,黄昊在台下听得仔细,倒也很快明白过来。

    首先,这所谓《募役法》,也可称之为《免疫法》,是北宋熙宁四年(1070年)时王安石变法时颁布实施。此法规定,原本百姓按户等轮流到州县当差役的方法,改为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募役费用由当地主户按户等分担,称“免役钱”,原本免役的官户、僧道户等,也缴纳同样的钱,称“助役钱”。

    募役法使原来轮流充役的农村居民回乡务农,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人户不得不交纳役钱,使很多农民免除劳役,官府也因此增加了一宗收入。

    而朝廷在去年的年中时,由当朝户部尚书王黼出面推出了新的《青役法》,首先就在河北四路(河北、河南、河中、京畿)试行。这所谓新《青役法》,内容说起来倒也简单,跟王安石的《募役法》可以说完全不搭边,也不是用来搂什么免役钱、助役钱的,此法的内容也即是规定城市不论,凡是农村的居民,凡十六岁以上、四十五岁以下,皆被列为青壮(青丁、壮丁),由官府承担发放钱粮作为补助,让这些人每年都抽出两个月农闲时间去当地的义勇营进行军事训练,据此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新的民兵预备役制度。

    待得解说完了《青役法》之事,就听那说书人轻咳一声,再次朗声道:“列位!这第二件大事,就是朝廷之前在山东、陕西两路试行的《新青苗法》已有成算,准备明岁在京畿十五路中,再选出四路来试行。只是,朝廷要试行这《新青苗法》倒也罢了,那《新青苗法》中之《一条鞭法》据说也要一道试行,听得此事原本已在东京闹翻了天来,东京城中各家报章、杂报、小抄已经为这事打了小半年的口水仗,如今再说四路试行,只怕还得闹出什么风波来!”

    说书人的话音才落,就听得有食客朗声道:“说起来这《一条鞭法》倒也不差,算下来的确能为民人免了不少钱粮,只是再来个四路试行,只怕那八府巡按陈青天陈大老爷的狗头铡不利,忙不过来啊!”

    这话说完,顿时引起了一阵哄堂大笑,直叫黄昊有些愕然侧目!